2、月光11,8,和5.6法則。攝影月亮的曝光組合有多種。但最為人樂於使用的是11、8和5.6組合。當快門速度為感光度倒數時,滿月用F11光圈,半月和3/4月分別用F8和F5.6.
3、相機抖動法則。安全的快門速度是焦距的倒數。如使用50毫米的鏡頭時,如果手持拍攝,速度至少要在1/60以上為宜(當然,防抖頭不算)。如果低於此速度,請使用閃光燈,腳架,或為相機找其他支持物。
4、18%灰測光。用18%中灰板測光會帶來最好的效果。如果沒有灰板,可以將手掌攤開面向陽光,對手掌測光讀數,然後加一檔曝光拍攝。(不同的膚色對結果的差別幾乎連一檔都達不到。)
5、景深法則。對焦點取在整個景深的前三分之一位置可以得到最大的景深。因為焦點後的景深是焦點前的二倍。
6、數碼沖印尺寸法則。數碼照片最佳的擴印尺寸應該不超過長與寬的像素數之和除以200。如果需要影展素質的照片,請除以250。
7、曝光法則。經典的建議是:保證高光區曝光准確,低光區隨他去。這一建議適用於反轉和數碼相機。而對負片,特別是彩色負片,最好增曝一檔。
8、快速閃光輸出法則。在使用沒有自動輸出控制的閃光燈時,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膠卷的二倍,對主體測光,機身選光圈整檔,閃光燈設同樣光圈。這種設置下,照片的陰影區會比主體的亮度低一檔。
9、閃光距離法則。距離乘2,感光度乘4。比如,你的閃光燈在感光度100時的有效距離為20英尺。如果你需要閃光距離達到40英尺,則需要使用感光度400的膠卷。
10、像素翻番法則。要使數碼相機分辨率增倍,像素數要翻兩番。
11、動態捕捉法則:(這條怎麼說我再琢磨琢磨。)
12、日落測光法則。拍攝落日時,要對落日上部測光,但取景器中不要取到太陽。如果想讓照片上的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,可在曝光補償中減1。